|
|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逻辑:权力配置的分析框架 |
马;斌;徐越倩 |
马斌,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研究;徐越倩,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邮编:310025 |
|
|
摘要 地方政府职能定位是基于层级性配置、回应性配置和自主性配置平衡的结果,而职能履行则需要制度合法性、财力资源、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等权力结构的支撑。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面临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权力配置的不合理,使得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政府治理任务日益繁重和治理能力不足的悖论。因此,要以优化权力配置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即重塑政府、市场与社会的治理边界;推进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按照“职能下属化原则”确立财政分权和公共产品分层供给的制度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性;积极推进纵向政府间关系的调整。
|
|
关键词 :
地方政府,
职能转变,
权力配置
|
|
|
[1] 陈国权、毛福瑞、徐露辉.论县级政府行政改革的战略选择[J].公共管理学报,2006(4). [2] 王小龙.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一种财政视角的分析[J].人文杂志,2004(3). [3] 陈秀山,张启春.我国转轨时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体系及其分层问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4] 周雪光.“逆向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2). [5] 何显明.地方政府研究:从职能界定到行为过程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5). [6] [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7]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4). [8]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J].浙江大学学报,2007(6). [9]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80. [10] 沈荣华.中国地方政府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 汪永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M].人民出版社,2006. |
[1] |
童志锋. 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集体抗争的政治管制及其逻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5): 31-37 . |
[2] |
李艳. 困境与出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中的民间资本利用——以温岭市调研为基础[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1): 83-89. |
[3] |
周盛. 政策网络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以杭州市“开放式决策”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6): 44-49. |
[4] |
陈剩勇;程丽. 小城镇污水治理、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为——以浙江省为个案的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3): 39-46. |
[5] |
黄晓东;黄小钫. 地方政府创新与中国政治发展——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为分析对象(2000—2010年)[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 40-45. |
[6] |
孙蔚.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与执政党的应对策略*[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 57-61. |
[7] |
柯红波. 腐败与公众信任——基于政府官员的调查与解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6): 72-78. |
[8] |
周政洪. 现代产业集聚中乡镇政府职能的思考——以浙江省桐庐县分水镇制笔产业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1): 54-57. |
[9] |
柯红波;. 地方党委、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现状与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4): 65-68. |
[10] |
赖诗攀;.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变革低效的制度反思——兼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政府制度安排[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3): 25-28. |
[11] |
程学童;. 全球化对政府转型和经济职能转变的影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3): 49-51. |
[12] |
魏涛;. 论地方政府行政信用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1): 71-75. |
[13] |
阮雯;. 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若干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6): 75-77. |
[14] |
胡继妹. 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活动变革的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2): 61-65. |
[15] |
陈宇. 地方政府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发挥社区功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1(6): 28-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