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张晓理 |
张晓理,杭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邮编:310024。 |
|
|
摘要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是简单孤立的定义,而是多层次逻辑联系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和谐。围绕这一核心,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减轻人口压力,提高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并由此促进市场优化,规范行政、法规,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源头入手才能标本兼治。中国的农业基础主要还是自然经济。对应的文化具有两面性,从生产方式入手优化内涵,关键在于减轻人口压力,把资源收益用于社会保障,侧重独生子女家庭。坚定实施人口从数量到素质转型,经济的内在机制和保障能力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将升华为民族文化理念。
|
|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
|
|
|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张文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历史主义[M].北京:人文杂志,2005(1). [4]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年. [5]张文喜.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历史主义[J].人文杂志,2005(1). [6]江海.我国人口对环境压力的数量比较[J].江苏教育, 1991(9). [7] 张薰华.生产力与经济规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集7(《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5]廖逊.埃及穷在人口失控[EB/OL].http://ww.cpdrc.org.cn/yjwx/yjwx-detail.asp?id=14624.中国人口信息网,2011-9-15. |
[1] |
高放. 70年来我怎样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4-12 . |
[2] |
朱继东. 如何尽快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屡遭围攻的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80-85 . |
[3] |
雷云.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9-15 . |
[4] |
沈满洪. 推进生态文明产权制度改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 4-10. |
[5] |
雷云. 全面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核心要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4-12. |
[6] |
余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比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2): 4-10. |
[7] |
胡建.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格局——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91-96. |
[8] |
战世锴. 论理论自信与葛兰西的正统理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1): 27-32. |
[9] |
蒙婧;罗富宴.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及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6): 78-82. |
[10] |
邸乘光. 注重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建党原则[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5): 9-13. |
[11] |
祝福恩.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2): 4-8. |
[12] |
莫凡. 中国共产党破解风险难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以经典文献为依据[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2): 15-21. |
[13] |
周新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分店好”——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有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1): 21-24. |
[14] |
王艺;顾承卫.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1): 25-30. |
[15] |
胡建.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消费观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6): 66-7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