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向权力法治与廉政治理——陈国权教授访谈录 |
陈国权;王哲莹 |
陈国权,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权力制约与监督等;访谈人:王哲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权力监督与制约。邮编:310058 |
|
|
摘要 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呈现出“系统性腐败”的特征,其背后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高廉政风险。陈国权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系统性地论述了政企统合治理模式中所隐含的高廉政风险以及地方政府既建设法治又破坏法治的矛盾现象。“法治悖论”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治理中存在着三重逻辑,经济逻辑往往优先于法制逻辑。为此,只有建立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法治控权,强调监督与制约并重,完善廉政问责机制,才能真正走向权力法治和廉政治理。
|
|
关键词 :
高廉政风险,
政企统合,
法治悖论,
权力法治,
廉政治理
|
|
|
[1] |
李晓红;刘媛. 反腐视阈下网络曝光的伦理困境与责任伦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1): 84-90 . |
[2] |
许天翔. 以权力结构科学化推动反腐败法治化——“反腐败法治化与权力结构科学化研讨会”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6): 37-41. |
[3] |
汲中亮;郭小安. 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反腐”:概念界定及辨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4): 77-82. |
[4] |
姚桓. 关于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科学化的几个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2): 18-21. |
[5] |
肖文超.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述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2): 89-91. |
[6] |
朱晓明;. 沿海富村“村官”腐败治理研究——以寻求村民权利制约村官权力为进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8(6): 37-41. |
[7] |
周承;. 制度安排与伦理建构:官员问责制完善的路径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3): 63-69. |
[8] |
张祥涛;. 世界著名反腐机构的运行特点及对我国反腐斗争的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1): 76-78. |
[9] |
李楠,谢邦华. 理性解读“红顶商人”现象[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3): 63-65. |
[10] |
何显明.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观念与思路的创新历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2, 3(4): 28-33. |
[11] |
祝胜硕. 腐败现象产生的人性基础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2(5): 43-46. |
[12] |
王一民. 约束公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1, 2(2): 28-3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