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共失信于民的原因探析 |
钱晓波;柯红波 |
钱晓波,浙江省临安市委党校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政党政治。邮编:311300;柯红波,杭州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邮编:310024 |
|
|
摘要 从苏东剧变的过程可以发现,尽管导致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很多,但内因是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解体是苏联人民对执政党不信任的一种集体表达。苏共失去人民信任的根源在于其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存在严重失误而导致苏联社会遭遇“三大危机”:一是因未能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而使得人民群众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社会主义信仰危机;二是因未能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把经济建设搞好而使得苏共陷入严重的执政绩效危机;三是因未能通过有序稳妥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以解决腐败特权问题而使得苏共陷入严重的执政道德危机。
|
|
关键词 :
苏东剧变,
政治信任,
信仰危机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改善地方党委与公众信任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CDJ008 |
[1]林炎志.笑迎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3]史天健.重视传统文化对提升政府信任度的作用.引自王辉耀主编.建言中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看中国[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4]宋赵来.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5]高放.苏联剧变三部曲:矛盾、危机和灭亡[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2). [6][俄]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7][俄]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9]沈志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1卷)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俄]罗伊·麦德维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2][英]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法]皮埃尔·阿考斯、[瑞士]皮埃尔·朗契尼克.病夫治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 [14][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15][俄]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中文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6]周新城.对世界性悲剧的思考:苏联演变的性质、原因和教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7]陆南泉.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8][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9]唐鸣、俞良早.共产党执政与社会主义建设:原苏东国家工人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俄]罗伊·麦德维杰夫.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4. [21]项佐涛、孔寒冰.1939—1940年托派关于苏共党内干部官僚化现象的争论[J].国际政治研究,2009(2). [22][俄]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3]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4][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5]马句.共产党不能脱离群众[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2). [26][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7][俄]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8][俄]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9][俄]罗·亚·麦德维杰夫/赫鲁晓夫的执政年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 [30]李慎明主编.历史的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1]迟福林.改革与多数人利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