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作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 |
谢昌余 |
谢昌余,安徽省合肥行政学院副教授(已退休)。主要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邮编:238000 |
|
|
摘要 选择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作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是因为毛泽东看中的是能将《海瑞罢官》中的“退田”、“平冤狱”和1961年的“单干风”、“翻案风”相联系。在“包产到户”和平反错案的问题上,毛泽东于1962年和中央一线领导产生严重分歧,特别是“包产到户”问题还引发出毛泽东对党内高层出修正主义的思考。由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是整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以,将“退田”、“平冤狱”和“单干风”、“翻案风”相联系就能将斗争矛头直指中央一线,从而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突破口。
|
|
关键词 :
毛泽东,
海瑞罢官,
批判,
突破口,
文化大革命
|
|
|
[1]中共党史文献选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毛泽东1967年5月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谈话.转引自阎长贵、王广宇.问史求信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李逊.《海瑞罢官》:尚未披露的史实[J].炎黄春秋,2010年第3期. [4]江山.共和国档案:影响新中国历史进程的100篇文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5]鲁彤、冯来刚.刘少奇在建国后的20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9]邱石.共和国重大事件决策实录(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0]项小米.邓子恢主政农工部的悲剧[J].炎黄春秋,2006(10).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2]王光美、刘源等著.郭家宽编.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3]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