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兼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整体性建构 |
张晓明,田茂农 |
|
|
摘要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这一精辟论断源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必须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自觉,源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唯一正确道路的科学选择。上述论断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秉持一种整体性的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所呈现出的历史整体性、逻辑整体性与实践整体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与党建的全面部署和推进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
|
关键词 :
中国式现代化,
最大政治,
整体性建构
|
收稿日期: 2024-07-23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22ZDA022)、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个结合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新篇章研究”(SCJJ23ND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张晓明(1978—),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田茂农(1995—),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邮编:637009 |
[1] |
王晗.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诚信建设的风险检视与化解路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5, 1(1): 37-45. |
[2] |
黎峰.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伦理解释[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5, 1(1): 28-36. |
[3] |
刘培林,韩飞.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建设“幸福杭州”的思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 1(6): 16-23. |
[4] |
时家贤,姜雨晴. 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 1(6): 24-32. |
[5] |
王玲. 新中国社会建设的逻辑演进与多重变奏[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 1(5): 26-34. |
[6] |
陈锐.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人文经济学的生成机理与鲜明特色[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 1(5): 54-60. |
[7] |
李燕. 城市治理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现途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 1(5): 44-53. |
[8] |
姚桓,黄峰. 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独特基因和本质要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 1(4): 4-10. |
[9] |
时家贤,孙涛. 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内涵的三维立体架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 1(4): 11-18. |
[10] |
邱联鸿. 唯物史观涵养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意蕴特征与实践进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 1(4): 19-27. |
[11] |
范希春.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的丰硕成果[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 1(2): 4-12. |
[12] |
范希春.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追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2, 1(1): 4-19. |
[13] |
辛向阳. 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 1(4): 12-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