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民间信仰非遗化”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有着不同的形成过程和概念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重要源头和存在土壤,而由民间信仰衍生的民俗事象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初期,一些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为了取得一定程度的“合法性”,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或“包装”,回避信仰成分,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从而不断接近文化遗产的要求。进入新时代,随着民间信仰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应得到重新审视,如此才能建构民间信仰的文化主体性,主动适应主流价值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从单向度的个人信仰转变成为社会性的公共文化。
|
|
关键词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信仰,
创造性转化
|
收稿日期: 2020-11-16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青年项目“新时代民间信仰创造性转化的机制和路径研究”(19CZJ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魏泽吉,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邮编:3100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