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机理与系统应对 —— 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 |
李紫娟,辛向阳 |
|
|
摘要 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产生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内在地涵盖了价值、内容以及传播技术等有形和无形因素。基于对意识形态风险因素来源的分析,可归纳出意识形态风险的生成演化模式,即现实核心利益诱导价值风险、内部主体间互动形成内容风险以及外部技术输入引发传播风险。意识形态风险生成和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应对措施的系统性,即首先要建立防治意识形态风险的预警系统,继而要从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的系统内部和调节主流意识形态的外部输入等多个层面建构系统性的应对策略,藉此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防范能力,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
关键词 :
网络意识形态,
生成逻辑,
防治策略
|
收稿日期: 2020-08-07
|
|
基金资助: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考察及其批判审视”(17KDC016)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李紫娟,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治理与意识形态风险安全;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邮编:10008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