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工匠精神具有社会政治属性,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工匠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下的工匠精神开始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工匠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传统手工工匠集中向现代工业工匠转变,其劳动方式以及与外界的交流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时代背景“生产”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匠精神,包括爱国敬业、服务人民的工匠爱国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工匠担当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工匠合作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制精神,以及刻苦钻研、技术革新的工匠创新精神。这种工匠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保家卫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关键词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工匠精神,
工业化,
工人阶级
|
收稿日期: 2019-12-23
|
|
基金资助: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文献与基本问题研究”(10XNI009)第四期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陈金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邮编:100872 |
[1] |
赵宇飞. 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与培育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 1(3): 76-82. |
[2] |
王慧敏. 改革开放以来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 1(3): 90-96. |
[3] |
张志元;郑吉友. 劳模文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4): 78-83 . |
[4] |
邸乘光. 中共党章视域下的党员权利及其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5): 39-47. |
[5] |
左银宝. 非均衡状态下增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导向及对策初探[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0(4): 82-87. |
[6] |
周旭霞;.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4): 56-5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