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贸易体系的变革与 中国的应对策略
——从中美贸易摩擦谈起 |
乔晓楠,王翊丞,王澍 |
|
|
摘要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主张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其国际分工角色以及贸易特征,而该国的贸易诉求将决定其贸易政策选择。也正是因为二战之后美国从工业实力独步全球到后来出现了去工业化与金融化的转变,所以其贸易政策也由倡导自由贸易逐步演变为强化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并推动贸易保护。上述变化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并非特朗普主政后的一时之举,而是国际贸易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标志。对此,中国应该借鉴德日两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验,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处理好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的关系以及谋求世界体系重组等三个方面加以应对。
|
|
关键词 :
国际贸易体系,
贸易保护,
中美贸易摩擦,
德日经验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一般项目“国际分工体系重塑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4BJL048)、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数理方法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以及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的成果。 |
作者简介: 乔晓楠(通讯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王翊丞、王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伯苓班)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邮编:300071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10]路风,余永定.“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J].中国社会科学,2012(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