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部选任过程的道德指标界定及其完善 |
高国舫 |
高国舫,中共杭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部主任、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党的建设。邮编:310024 |
|
|
摘要 要实施“以德为先”选拔任用干部,对干部道德内涵的科学界定,就成为其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的组织人事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干部道德考核的制度,对干部道德指标的内涵做了初步探索,比如突出对干部的政治品质要求、把私德纳入干部道德考核指标等。但由于探索时日较短,各地界定的干部道德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表述含混”、“指标设置过于理想化”等弊端。因此,有必要以科学的视角对干部的道德指标重新进行反思和重置。比如,干部的道德指标应有“统”有“分”,不能要求干部在道德上“千人一面”,设置干部道德指标应“抓大放小”、要“宽紧有度”等等。
|
|
关键词 :
干部选任,
道德指标,
内涵,
完善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德为先”用人机制的完善》(12BDJ038)的阶段性成果。 |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01/c_121612030_5.htm. [2]习近平提“五条标准”当成“好干部”自觉追求[EB/OL].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630/c241220-22022184.htm. [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4(2). [4]多渠道考察官德 多角度识别干部[EB/OL].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1-05/27/content_37984.htm. [5]江西萍乡量化考评领导干部道德表现[EB/OL].http://renshi.people.com.cn/GB/14592234.html. [6]浙江首次设置15项官员德行反向测评指标[EB/OL].http://news.zj.com/detail/2011/07/26/1349543.html. [7]多渠道考察官德 多角度识别干部 [N].西安日报,2011-06-30http://roll.sohu.com/20110527/n308671732.shtml. [8]富阳将"私德"纳入干部考核 邻居印象事关升降[EB/OL].http://news.sohu.com/20110113/n278859788.shtml. [9]浙江以德考官 仙居8名干部因是"失德"暂缓提拔[N]钱江晚报,2011-08-08. [10]四川彭山将做家务情况引入干部提拔考查引争议[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local/2012-02/24/content_24715895.htm. [11]中山出台"官德"考核办法[N].南方都市报,2012-07-09. [12]宁波市探索建立干部德行考评体系调查.http://news.zj.com/detail/2010/08/23/1292330.html. [13]周志坤.广东干部换届专项考"德":"德"高者上底者下[N].南方日报,2011-09-2. [14]江南.浙江干部德行正反双向测评 解决无法考察“难题”[N].人民日报,2011-07-29. |
[1] |
李一. “网络政治”概念及其内涵的再辨析和再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66-71 . |
[2] |
童贤东. 干部选任“初始提名”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 14-18. |
[3] |
余泓波. 内涵与特性:当代中国农民公私观刍议[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2): 67-73. |
[4] |
谷明书;胡晓红.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探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2): 74-79. |
[5] |
王光华. 党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1): 52-58. |
[6] |
刘晓根. 党内基层民主:内涵、地位和探索[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 23-25. |
[7] |
刘旭东. 新时期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践及其完善措施——从思想观念、制度和技术方面逐步完善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3): 48-52. |
[8] |
杨庆华;. 中国非政府组织立法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6): 32-36. |
[9] |
秦国涛;. 论中国当代和谐精神的理论内涵与社会功能[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6): 80-85. |
[10] |
张杨. 论我国行政监察领导体制的完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5): 60-63. |
[11] |
周世亮;方昊. “认识”从“介绍”开始——基于直接选举中“迷茫的选民”和“陌生的代表候选人”的认识和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40-43. |
[12] |
孙启亮. 论侦查阶段的程序性辩护[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47-50. |
[13] |
张书林. 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依据与概念内涵[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3): 51-57. |
[14] |
刘文俭,马秀贞. 城市文化解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2): 8-13. |
[15] |
李业杰,刘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1(6): 74-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