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镇化过程中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障公正性问题分析 |
赵定东,袁丽丽 |
|
|
摘要 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村改居居民处在农村人与城市人之间的尴尬境地。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及现阶段的土地征用补偿及社保政策,导致了村改居居民在土地补偿及其基本生活、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都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公和实施措施不力等问题。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障公正性较差影响着城镇化目标的有效实现。在顶层设计上注重保障水平的底线公平以及保障方式的多样性,应是我国当前解决村改居居民社会保障公正性问题的基本理路。
|
|
关键词 :
城镇化,
村改居居民,
土地补偿,
社会保障,
公正性
|
|
|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利益诉求型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15ASH011)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赵定东,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袁丽丽,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邮编:311121 |
[1]陈剑.中国改革报告(2012)[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郑雄飞.从“他物权”看“土地换保障”:一个法社会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9(3).
[3]王瑞雪.土地换保障制度的逻辑困境与出路[J].中国土地科学,2013(6).
[4]宋明岷.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评析[J].福建论坛,2007(7).
[5]丛旭文.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3.
[6]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4.
[7]国务院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EB/OL].http://www.npc.gov.cn/npc/ztxw/tctjcxsbtxjs/2014-05/20/content_1863728.htm.
[8]吴礼宁、韩兴华、高建军.新型城镇化与农民权利保障[J].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9]周钦、田森、潘杰.均等下的不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受益公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6(6).
[10]周毕芬.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失地农民权益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5(4).
[11]苏东海.银川市失地农民住房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9(2).
[12]曹晓腾、廖和平.城乡统筹背景下失地农民住房安置补偿政策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璧泉街道安置房补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14).
[13]马良灿.土地征用中的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土地征用问题研究评述[J].贵州大学学报,2008(4).
[14]2017年4050社保补贴新标准与申请条件[EB/OL].http://www.chashebao.com/yanglaobaoxian/17127.html. |
[1] |
林玮. 特色小镇建构的四种理论形态:发生、阶段、类型与功能[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6): 58-66. |
[2] |
刘伟;徐向前. 论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基于中央文件的初步探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3): 25-31. |
[3] |
雍正江. 社会流动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孕育[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6): 34-41. |
[4] |
陈旭峰. “农民上楼”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Y市访谈资料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5): 55-61. |
[5] |
李静;柯卉兵. 毛泽东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实践[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4): 43-49. |
[6] |
黎学基. 中国语境下服务行政的现代解读[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1): 58-62. |
[7] |
杜翠娣. 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博弈互赢——对淳安县政府征地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0(4): 18-21. |
[8] |
徐占春. 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人口城镇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9(4): 70-73. |
[9] |
李一. 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总体思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3): 59-62. |
[10] |
陈群. 论建德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 5(1): 32-37. |
[11] |
齐杏发. 由非典事件谈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4(3): 75-7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