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信息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人们甚至将我们的社会定义为“信息社会”。其实,信息是一种社会资源,或者说,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当信息资源加入到了人类社会的资源库中后,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但是,这种改变如果能够得到延续和持续展开的话,还需要实现思维方式的改变,即建构起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的进化中,信息的作用日益彰显,促使感性知识走向前台,取代了工业社会中理性知识的功能。相应地,也对人处理感性知识的能力得出了新要求。反映在社会治理中,就是建构服务政府,正如社会中的专业性信息管理系统一样,政府通过信息服务而开展社会治理,实现对整个社会的引导。
|
|
关键词 :
社会治理,
信息,
知识,
思维方式
|
|
|
基金资助: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2XNL003)”资助研究。 |
作者简介: 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哲学与文化。邮编:100872 |
[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美]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邵国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法]皮埃尔·卡蓝默,安德烈·塔尔芒.心系国家改革[M].胡洪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
[1] |
俞春江. “电视问政”的社会协商功能及其实现路径——以杭州电视台《我们圆桌会》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 1(1): 89-96. |
[2] |
郎晓波.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基于杭州市江干区的实践样本[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4): 84-90 . |
[3] |
姜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大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3): 11-15 . |
[4] |
谌远知. 跨境电商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与应对——以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背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1): 91-97 . |
[5] |
冯波;刘亮. 微博中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6): 75-79. |
[6] |
张康之. 论社会治理中的身份承认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5): 4-14. |
[7] |
张鸣. 委托代理视域下政府信息公开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2): 32-38. |
[8] |
陈家喜;梁玉柱. 地方人大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5(5): 8-13. |
[9] |
张康之. 论社会治理中的职业化及其技术控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3): 4-10. |
[10] |
祝丽生. 乡村社会变迁下的民间规则认同模式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6): 52-56. |
[11] |
安耕. 简析中国互联网中的信息权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4): 62-68. |
[12] |
张自力. 现代医患关系中的信息博弈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3): 66-71. |
[13] |
桂华.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正当性危机——基于若干案例的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1): 67-73. |
[14] |
王坤. 品牌创新与地方知识产权制度关系研究——以《浙江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5): 29-33. |
[15] |
孙立波. 信息化与劳动力就业:国内文献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3): 90-9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