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前城市街区普遍面临着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层社会资本散失和社区归属感淡薄等集体困境。为了化解这些困境,需要建构一种涵盖有偿交易、选择性激励、小集体、社区社会资本营造等核心维度的多路径驱动模型。该模型旨在降低街区公共服务的外部性,规训城市中的“搭便车”者,同时起到增进居民个体收益和增强居民归属感的目的,这无疑将有助于城市街区走出集体合作困境,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
|
关键词 :
多路径模型,
公益众筹会,
集体行动,
街区,
公共服务
|
|
|
作者简介: 邹伟,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社会组织;史春玉,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协商民主、边缘社区治理。邮编:310018 |
[1] 郁建兴、吴玉霞.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09(12). [2] 唐任伍、赵国钦.公共服务跨界合作:碎片化服务的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12(8). [3] 陈娟.“双向互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2). [4] 夏玉珍、杨永伟.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基于网络化治理框架的解释[J].学习与实践,2014(4). [5] 高鉴国.社区公共服务的性质与供给——兼以JN市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例[J].东南学术,2006(6). [6] 吕芳.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吸纳式供给”与“合作式供给”——以社区减灾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8). [7] 高灵芝.“多村一社区”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问题——基于山东省的调查[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 [8] 吴素雄、郑卫荣、杨华.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主体选择:基于公共服务供给二次分工中居委会的局限性视角[J].管理世界,2012(6). [9] 陈丽、邹姗珊.服务代理模式——我国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应然选择[J].理论导刊,2015(10). [10] 彭长生、孟令杰.农村社区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因素:基于集体行动的视角——以安徽省“村村通” 工程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1] 周生春、汪杰贵.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效率——基于集体行动视角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12] 高庆鹏、胡拥军.集体行动逻辑、乡土社会嵌入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 [13] 《2014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杭州门户网http://www.hangzhou.gov.cn/art/2015/8/12/art_805865_77406.html.2015年8月12日. [14] 郭风英、陈伟东.单位社区改制进程中社区治理结构的变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5] 许英杰、苏振华.村庄治理中的集体行动逻辑——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1). [16] 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年)——以CSSCI检索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J].公共管理学报,2012(1). [17] 王琳.社区参与:影响社区建设的关键因素[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 [18] 赵蓉蓉.关于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2(33). [19] 杨占营.公民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内部逻辑探析——关于社会自组织行为的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5(2). [20] 黄晓波.西方“社会资本”概念综述[J].理论界,2006(7). |
[1] |
邓念国.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研究:背景、主要成果与发展前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1): 46-52. |
[2] |
王玉栋. 集体行动何以可能?——2004-2008年间国内关于“集体运动”主要学术论文的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5): 90-96. |
[3] |
付建军. 农村党组织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一种个案经验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3(2): 22-25. |
[4] |
郎晓波;俞云峰.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组织优势及路径选择[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5): 50-54. |
[5] |
童志锋. 认同建构与农民集体行动——以环境抗争事件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2(1): 74-80. |
[6] |
周萍. 探析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运行机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2): 29-32. |
[7] |
费月. “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中的运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0(4): 75-81. |
[8] |
郭东风. 抢占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制高点——关于建设三大平台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9(4): 29-31. |
[9] |
周志平;. 杭州特色街区的发展对策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7(6): 40-4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