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M].姚朋,周玉鹏,胡秋红,吴修申译.刘北成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2]Sanderson.Social Evolutionism: A Critical History [M].London: Oxford Press, 1990. [3][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3. [4][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M].冯棠译.桂裕芳,张芝联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5][希腊]尼科斯·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M].叶林,王宏周,马清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6][英]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M].张长东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7][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8]钱乘旦.“革命”研究:革命的原因、性质和目的——从《国家与社会革命》谈起[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3). [9][美]B.盖伊·彼得斯.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 “新制度主义”(第2版)[M].王向民,段红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1. [10]Theda Skocpol.The Use of Comparative History in Macrosocial Inguiry[A].Skocpol (eds.).Social Revolu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72-95. [1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12]曲博.因果机制和过程追踪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0(4). [13]Theda Skocpol, Morris P.Fiorina.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M].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