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双重影响及对策 |
叶英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下城区分校; |
|
|
摘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从发展政治学角度考察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但同时也对政治发展产生了相当的冲击和挑战。本文试从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利用互联网给我国政治发展带来的机遇 ,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
|
|
关键词 :
互联网,
中国,
政治发展,
双重影响,
对策
|
|
|
[1] |
李一. “网络政治”概念及其内涵的再辨析和再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66-71 . |
[2] |
李美希;胡晓红. 论习近平的互联网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21-25 . |
[3] |
王丽颖.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论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16-20 . |
[4] |
詹真荣;张晶.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21-27 . |
[5] |
赵剑民. 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特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13-20. |
[6] |
韩强. 关于党内法规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27-30. |
[7] |
雷云.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9-15 . |
[8] |
杨帆;何帅. TPP和RCE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1): 36-43 . |
[9] |
方涛;王广锋;万文博. 中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由来[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 32-36. |
[10] |
李琼. 中西方古代社会道德权威的比较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6): 59-63. |
[11] |
张军. 中国经济的非常态:短期与中长期出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4): 4-9. |
[12] |
辛向阳.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4): 10-14. |
[13] |
辛允星. 说客型组织的行动逻辑——中国工会角色研究述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4): 71-76. |
[14] |
李一. 网络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运作机制和界域指向[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40-46. |
[15] |
陶林. 论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双重影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35-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