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其实孩子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关爱——也谈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
张公望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信息中心 310002; |
|
|
摘要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家长、学校和社会已经发现孩子们有时在网络中不能自拔,有些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陶宏开教授四方奔走相告,救救孩子,让更多的自愿者加入其中的行列。在问卷调查走访中,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是需要我们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真正地理解与关爱他们的成长。有时他们的“不学好”也正是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的一种反抗、一种抗议,抗议家长、学校和社会对他们失去的信心,他们自己的内心里何尝不想学好,何尝不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这些心愿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的理解,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
|
|
关键词 :
孩子,
家长,
学校,
社会,
网络
|
|
|
[1] |
曹瑞涛. 戴笠的“忠诚之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28-33 . |
[2] |
何花;卢福营.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网络化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34-41 . |
[3] |
李一. “网络政治”概念及其内涵的再辨析和再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66-71 . |
[4] |
李传军. 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背景、运作机制及其问题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72-77 . |
[5] |
刘建军. 论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形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5): 4-12 . |
[6] |
谢俊贵. 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区分与分类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5): 60-68 . |
[7] |
陈华. “网络记者”身份辨析——一种基于我国网络新闻实践的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5): 69-73 . |
[8] |
黄红华;宋思扬. 县级党政部门间的网络关系与协调机制——基于浙江省D县127个“领导小组”的社会网络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45-54 . |
[9] |
张云武. 城市农民工的同乡会及其作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古城同乡会为个案[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55-63 . |
[10] |
袁松. 监管与反制:乡镇政权与“老板村官”群体的权力互构——以浙中吴镇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64-71 . |
[11] |
郎晓波. 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与地方社会治理创新——基于杭州市江干区的实践样本[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84-90 . |
[12] |
姜辉.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重大意义[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11-15 . |
[13] |
王丽颖. 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思想的论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16-20 . |
[14] |
林辉煌. 从危险管理到风险治理——中国乡村治理的模式转换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3): 61-67 . |
[15] |
赵剑民. 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特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2): 13-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