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背景、运作机制及其问题分析 |
李传军 |
.李传军,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政务、公共组织、行政伦理。邮编:100872 *基金项目: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支持。 |
|
|
摘要 公共领域是推进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民间自治领域,信息技术发展把公共领域拓展到了互联网空间。在互联网空间中,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匿名性使得参与主体可以以多重角色出现,强化公民参与,监督公共权力。作为参与主体的公民,在网络营造的公共场域中,通过话语交流,进行博弈、辩论以达成共识。网络公共领域的公民政治参与是互联网时代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需要公民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能力和素质,以增强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不仅如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还必须在网络道德的支撑下进行;必须强化法治以维护网络公民政治参与的秩序。
|
|
|
|
基金资助: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支持。 |
[1]张峰.网络公共领域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从协作向合作的嬗变[J].理论与改革,2014(2). [2][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陈潭、胡项连.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宋志国.网络公共领域公民政治参与研究[J].人民论坛,2015(21). [7][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与暴力[M].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
[1] |
郑承军. 论习近平的教育发展观[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4-9 . |
[2] |
胡序杭. 创新农村基层纪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10-15 . |
[3] |
姜慧颖;杜洪梅. 国外主要政党党员退出机制及启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16-20 . |
[4] |
张万杰. 季米特洛夫:从国内革命者到共产国际地区领导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21-27 . |
[5] |
曹瑞涛. 戴笠的“忠诚之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28-33 . |
[6] |
何花;卢福营.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的网络化治理[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34-41 . |
[7] |
阮雯. 特大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比较与借鉴[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42-48 . |
[8] |
李国祥. 关于我国粮食形势变化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49-52 . |
[9] |
卢学法;段文斌. 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与经济波动——基于“投入—产出”的视角[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53-65 . |
[10] |
李一. “网络政治”概念及其内涵的再辨析和再讨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66-71 . |
[11] |
刘新全. 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发生机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78-83 . |
[12] |
沈在蓉. 努力践行“三严三实”切实提升青年干部素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84-89 . |
[13] |
陈中权. 略论儒道禅的共通性[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6): 90-97 . |
[14] |
刘建军. 论共产主义理想的历史形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5): 4-12 . |
[15] |
邸乘光. 学习贯彻党章是“第一位的要求”——学习习近平关于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论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7(5): 13-2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