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现司法公正 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探讨 |
陈丽芳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法学副教授310002; |
|
|
摘要 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的生命和灵魂,是社会公正的终极保护手段。社会造成的不公正可以通过司法路径解决,而司法造成的不公正,我们就无力回天,所以确保司法公正对于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价值趋向是公平、正义、人权。司法公正是法治题中的应有之意。司法公正能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能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能促进公民理解法律规则,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
|
关键词 :
司法公正,
和谐社会,
途径
|
|
|
[1] |
张红. 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法理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1): 86-90. |
[2] |
吴建华.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公民文化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2): 28-31. |
[3] |
徐金有.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研究——以桐庐县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2): 84-90. |
[4] |
路向峰;高宏利. 利益均衡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1): 103-103. |
[5] |
金迎春;陆江涛.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 1(3): 53-59. |
[6] |
徐芙蓉. 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5): 72-76. |
[7] |
张玉磊.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防范机制构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4): 45-47. |
[8] |
何利松;唐志祥;王茹华等. 开放条件下传统块状经济提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余杭崇贤家纺产业发展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3): 36-40. |
[9] |
郭;. 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引发的社会问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1): 72-76. |
[10] |
包学松.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和谐社会建设[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1(1): 94-96. |
[11] |
秦国涛;徐长安. 和谐精神研究综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5): 88-91. |
[12] |
国庆. 论和谐社会下我国行政救济制度之完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51-54. |
[13] |
张万玲.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府行政职能创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4): 72-75. |
[14] |
陈菊根. “城乡等值化”: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1(1): 15-15. |
[15] |
陈立旭;. 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1(6): 4-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