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乡互动发展农村特色经济——走有杭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
胡征宇;孙钢锋; |
中共杭州市委;中共杭州市委政研室综合处 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310026;310026; |
|
|
摘要 发展特色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依据,一是城区和农村互动的必然选择,二是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必然选择,三是工业和农业互动的必然选择;途径一是建设特色产业区块,二是拉长产业链,三是发掘特色产业文化,四是培育特色龙头企业,五是发展特色新型组织,六是打造农村特色品牌;若干举措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大村,二是鼓励都市人下乡,三是完善城区对农村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四是深化城乡结对互助活动,五是在城区开设农村特色产业品牌的窗口,六是鼓励文化人创造宣传农村的优秀作品,七是开展相关评价活动,八是培育专业人才,九是建立奖励扶村资金,十是打造信息平台。
|
|
关键词 :
城乡互动,
农村,
特色经济
|
|
|
[1] |
胡序杭. 创新农村基层纪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6): 10-15 . |
[2] |
袁松. 监管与反制:乡镇政权与“老板村官”群体的权力互构——以浙中吴镇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 1(4): 64-71 . |
[3] |
田孟. 中观视角: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机制研究——以农村区域差异理论为基础[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5): 73-79. |
[4] |
刘伟;徐向前. 论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定位——基于中央文件的初步探讨[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1(3): 25-31. |
[5] |
惠献波. 农村生产用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主体博弈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2): 31-36. |
[6] |
赵晓峰;何慧丽. 合作化还是组织化?——“国家、市场与农民”关系框架下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变革路径的建构[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5): 38-43. |
[7] |
田先红. 中农阶层兴起与农村党建社会基础的变化[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4): 10-16. |
[8] |
孙英臣. “微时代”的农村基层网络党建——关于农村基层网络党建的调研报告[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3): 15-22. |
[9] |
敖翔;任中平. 村治困境的社会维度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3): 44-49. |
[10] |
余练. 大规模土地流转与农村阶层固化——基于湖北中部地区L村的考察[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3): 73-79. |
[11] |
邓念国. 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研究:背景、主要成果与发展前景[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1(1): 46-52. |
[12] |
陈旭峰. “农民上楼”对农村社会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Y市访谈资料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5): 55-61. |
[13] |
付建军. 农村党组织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一种个案经验的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2): 22-25. |
[14] |
吴太胜;朱正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现代转换——以浙江的实践为例[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 1(1): 31-36. |
[15] |
杨华. 农民阶层分化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新挑战[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6): 40-45. |
|
|
|
|